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燎原双语小学部:当冬至节遇到跨学科探究

来源: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      编辑:佚名

怎样才能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过节也许是比较好的方式之一。辛丑年庚子月癸卯日,冬至,燎原双语小学部的孩子们穿起唐装、汉服、长袍马褂等传统服饰,女孩子梳起小辫簪花扶鬓娇笑满面,男孩子们彬彬有礼确有谦谦君子之风;一年级的小可爱们还未曾褪去稚气,一个个像年画上蹦下的娃娃;冬至这天孩子们将在校园里参加各种趣味盎然的民俗文化活动,这场氛围浓厚的人文盛事就是燎原一年一度的冬至节!

燎原2.jpg

“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

“冬至节”的设计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进度,学部统一安排了套圈、跳房子等民俗游戏活动,各班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前往学校体育馆参加,而各班的内容安排都由他们各自设计。

节气等知识对一年级的孩子们而言,是全新的认识,老师们会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用浅显易懂的方式、风趣幽默的典故等为孩子们讲解“24节气”及冬至的起源,并启发他们从“发现问题”开始,去探究有关“冬至”的知识。

二年级的学习将更为深入,老师引导学生将冬至与探究单元“庆典”的学习相结合,孩子们会讨论古今中外的节日及庆祝方式,探讨南北习俗的差异:冬至吃饺子是为了不冻掉耳朵?馄饨是西施发明的还是为了打破混沌?同学们由冬至发散的奇思妙想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尝试自己找到答案。此外,他们还将去往图书馆,找到和冬天有关的节日做进一步地探究学习。

皮影戏、节气标识设计、活字印刷、剪窗花、写福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节气、皮影戏、活字印刷、剪纸、书法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体验无疑是感受传统文化经典魅力的比较不错方式。

此次冬至节,小学部各班举行了丰富的非遗项目体验活动,有些班级的同学们已经提前与爸爸妈妈一起写好了对联带到学校布置教室;有些则现场写起了福字,并与圣诞相结合,装扮起了教室,令人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

皮影戏的制作和活字印刷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一个个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剪纸和节气标识设计让那些隐藏在班级各个角落的“能工巧匠”们为我们所发现,他们的心灵手巧和“鬼斧神工”让人一次次惊叹同学们无限的创意和出色的动手能力。

活字印刷.jpg

皮影.jpg

跨文化、跨学科的探究

传统文化活动常令人觉得人文是这些活动的底色,其实不然。在燎原,我们将冬至节与各种学科相结合,孩子们通过学习节气了解气象知识,通过太阳的方位、南北半球的差异学习地理。

他们读冬至的诗、学习节气的英文表达、唱数九歌,用彩笔和超轻粘土画出、制作出他们眼中的节气。

数学老师更是设计了“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课,让孩子们学习认识子丑寅卯等时间、年份的计算。

同时,外国师生与中国师生们一起穿上华丽的传统服饰,体验有趣的民俗活动,互相融入交流的跨文化氛围也是燎原冬至节最美丽的景象。

所以在燎原,跨文化、跨学科才是冬至节的底色。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