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训练自己的口才
发布时间:2021-08-01 09:52:59 已帮助:114人
名校毕业被辞退
都是嘴巴惹的祸
记得我一个好朋友在一家知名国企工作。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刚去公司不久,老板就让她跟一个400万的项目。她也用了心,刚加客户微信,就把客户微信朋友圈翻了个遍。
结果她第二天接待客户团队时,张口就来:
——李总,你朋友圈里转发的那条新闻是假的,网上都辟谣了,赶紧删掉吧。
她本以为自己是一片好意,没想到对方听完脸都黑了,虽然合作没受影响,但这次项目结束后,老板再也没让她跟过重要的项目。
后来在一次聚会上,她拉着我说了这件事,早知道当时就不该多嘴。
其实我很为她惋惜,明明是出于好心,让客户删掉不实信息以免对他造成不好的影响。但话一说出来就立马变了味儿,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懂表达真的太重要,即使是工作能力再强的人,只要说话容易得罪人,之前靠努力打下的能力基础,迟早都会被不会说话的硬伤全数浪费。
说对一句话
有时胜过办好十件事
也曾听到很多人说:
每天上班时工作并不多,但是还是感觉每天都很累,一天天这样忙碌,却又想不起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真是奇怪。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感受……那我猜,你的工作一定免不了要和其他人沟通吧。
在职场,累死我们的不是一个项目,而是有关于这个项目的沟通。工作时难免有业务交接或者流程交接的时候。一旦沟通出现问题,对于个人甚至是整个业务的危害都是极大的。
而对于老板而言,工作效率只能衡量你是否是一个“好员工”,而沟通效率却能决定你是否是一个“好心腹”。
打个简单的比方,假如现在老板跟你说:“我要去跟某个客户去吃饭,你觉得哪个餐厅好?”
你会怎么说?
假设你不假思索,直接随口说某个熟悉的餐厅:“我觉得我常去的A餐厅不错。”可一旦老板问起来为什么,就只能哑巴了。
当然,你还可以同时挑几个不错的地方,让上司选:“老板,您是想去A茶楼、B餐厅还是C酒店。”
虽然看似给老板提供了选择,但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问题抛给了老板。老板需要的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下属,而不是制造问题的下属。所以,这也不是一个好回答。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与老板沟通,首先要明确对方想要达到的目的。
老板请客户吃饭,无非就2个目的:,让客户开心;第二,尽可能省钱。在弄清目的以后,才能进入到下一步:“根据筛选条件做对比。”
要先弄清楚“老板的喜好”、“这次饭局的预算”、“饭桌上订单的金额”……只有先确定条件,这样才能选出最符合老板要求的餐厅。
最后向老板汇报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正确地将结论表达出来。
如果老板是个大大咧咧的急性子,那么不要拖沓说废话,直接了当说出结论就好。
如果老板是个事无巨细的人,那么就要把你认为好的两三个餐厅罗列出,并说清楚它们的特点,然后给出自己的建议,最后让老板作出选择。
迎合老板并不等于“拍马屁”,而是在老板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上,消除老板的思考成本。这样老板会觉得把事情交给你既靠谱又省事,你自然就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所以说,有时候说对一句话,比办好十件事都有用。
“不会说话”真的是情商低?
西方学者亚伯特.马博蓝比曾提出:在人际沟通中,真正产生影响力的,语言、语调、动作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8%和55%。
也就是说,在一场沟通对话当中,语言的部分只占了整体的1成不到。而更多的,是来自你的肢体语言和表达方式。
即使是一模一样的语言,用不同的情绪和语调表达出来,效果也会完全不同。
在我看来,所有语言都没有对错之分,而表达方式是有对错之分的。所谓“表达”,其实可以拆分成“表”和“达”两个环节。
将肚子里的东西用嘴巴说出来,叫“表”;而说出来的东西能到达对方的内心,叫“达”。两个环节缺一不可。
而我对高情商表达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给自己设障碍,只要一开口,就能赢得交际主动权。
低情商的人在沟通表达时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不管对方感受如何;
而高情商的人,是以对方的感受为中心,先判断对方是哪一类性格类型的人,再针对性表达。
后者一般会被人认为具备共情力,既感知对方情绪的能力。这样的人往往在职场中都会如鱼得水,和任何人交流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学会表达非常重要,但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只我们如何用笔去写作,却没有教我们如何用嘴巴来表达。
真正懂得如何正确表达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