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应该学会乐观积极地看待学习生活上的压力事件,采用适合的方式舒缓压力,多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强身健体,舒缓神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
还应该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有用的技能和知识,实践中亲身体验能力感和自我价值感,体会多彩的生活,拥有正确的三观和相应的能力,更加积极地服务社会,享受人生。
家庭是孩子的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任老师,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要在接触游戏的初期,就好好引导,不能等到上瘾了,再强行粗暴的对待。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比如: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提升抗挫折能力;制定作息时间表,提升时间管理意识等。
协商制定手机游戏规则,规则要和孩子协商制定,要具有可行性、灵活性。家长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执行规则,还要考虑制定清晰的奖惩制度,确保奖惩制度的有效执行。
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可合理运用限制低龄学生手机使用,如手机放在不能接触的地方,设置密码,设置儿童模式,限定下载App权限,逐步放权。跟孩子共享好的App和游戏资源。尊重孩子的朋友,孩子礼貌拒绝同伴游戏邀请。
倾听孩子,尊重和信任孩子。青春期的孩子特别需要被尊重、自主、接纳和认可,先在态度上满足孩子基本的心理需要,再提要求。不同意时,不要直接反驳,而是提出担心的问题,可以只提目标,请孩子自己提出达成目标的方法,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管教孩子的意见要保持一致,不一致会导致力量相互抵消,还会削弱父母的权威,造成孩子不易管教。有问题私下沟通,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父母可以把双方的观点和理由都讲给孩子,孩子可能有创造性答案,同时还增强了孩子的自主性和自律能力。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规范性场所和主要途径。学校应应加强安全使用网络的教育,灌输正确的用网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能重智轻德,而是将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人格培养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和教师创造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加强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体会自主成长的乐趣。
加强社会网络环境净化和监管力度,加强对社会上的网瘾戒除机构和网吧等场所认证及定期不定期的监督管理,严查利用未成年人谋取暴利的情况,严查靠妖魔化网络等不科学的治疗方式给孩子身心造成创伤情况,避免第二个杨永信的出现。
可鼓励有专业的社会资源成立青少年脑躯力训练中心,对已形成网瘾症的青少年,由具有专业技术和心理咨询能力的指导师,对其进行脑躯体训练,帮助他们摆脱网瘾症,带领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