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需要建立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很多时候,自闭症儿童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原因并非是口部肌肉的问题,但很多父母容易进入了这一误区。正常的儿童在开口说话之时,其实已经掌握了很多“语言前技能”,这些技能表面上跟“说话”无关,但却在为说话做准备。因此对于没有迟迟没有语言的孩子来说,“语言前技能”才是康复干预的重点。
1、对声音的反应和辨别能力
声音的反应和辨别对于学习语言是至关重要,但很多自闭症儿童常常充耳不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这也被迫阻断了许多学习语言的渠道。因此在干预过程中,只有让孩子分辨声音的来源,才会知道谁在跟他说话、说了什么。例如,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些乐器,让儿童辨别声源方向并找出来;还可以让孩子听声音找动物卡片等。
2、模仿能力
模仿技能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学习能力,例如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同伴,知道了玩具的操作过程,其实这一过程就是模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其实掌握了模仿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关注口部发音、进行嘴部的模仿。但在训练初期中,不要一下子就强行让孩子模仿发音,应该循序渐进,先训练模仿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再过渡到模仿声音,如:模仿他发那些简单的元音,到发出一些有意义的字词,再到完整的句子的模仿。
3、目光对视
很多自闭症儿童目光注视比较弱,但如果自闭症孩子有了一定的注视能力,就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嘴巴的动作等方面,提高语言的能力。
4、专注力
很多自闭症儿童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他们的注意力时间往往较短,容易受外界干扰,这也容易让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对他人的关注、对语言的发展都会受到局限。因此对于具有良好的专注力是儿童学习和理解语言的重要基础,
5、概念建立
除了让自闭症儿童学会留意声音,物品概念的建立也很重要。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孩子的语言刺激,因此这也更容易让语言停滞不前。我们可以通过实物、图卡、照片、演示这些直观的手段让儿童了解每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同时也积累直观的感性经验。比如教水果类的词汇,应把该教的水果一一呈现给儿童,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触,用鼻子闻,用嘴尝这些手段使儿童获得关于这种水果的丰富的感性经验并以同样的方法教会儿童去辨别不同的水果。
6、轮流作转能力
轮流作转是语前阶段的重要技巧之一,需建立在安坐、目光接触的基础之上,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很多孤独症孩子在学习这个技巧的时候不能做到“你一言我一语”,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不仅在说话方面不能做到轮流,而且在身体动作、表情、声音等方面也不能做到轮流。在玩游戏、玩玩具、社交的过程中,孩子不能做到“一人玩一次”,在别人玩的过程中不能做到等待。
家长们不要急于让孩子直接开口说话,我们首先需要培养好一些最基础的技能语言的学习包括倾听、模仿、理解等重要过程,家长在教自闭症孩子学语言时,要循环渐进地让孩子感受语言的乐趣,让孩子逐渐理解和记忆语言的信息,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学会用语言表达。让孩子在恰当的地点,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