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中国儿童哲学特约培训师告诉你:如何教会孩子独立思考?

来源: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      编辑:佚名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Sally Li老师将为广大家长带来儿童哲学课专场!坐席有限,请速!2020年3月29日晚 19:30在儿童哲学课堂不见不散!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jpg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

Sally Li

中国儿童哲学特约培训师;法国哲学实践研究所培训师;

英国SAPER儿童哲学训练3年,高级证书持有者;全国课程研究院课程设计师;

曾任上海知名IB学校儿童哲学课程总协调员、母语探究课负责人。

庚子之春,注定载入史册。这次疫情是一面多功能照妖镜,它折射出了社会百态,不仅扒光了大众对媒体的认识,对个别慈善组织的认识,也让大众更晰地看到中国家庭教育和独立思考教育的缺失。大家地关注新闻的同时,也发现真相和谣言混淆,傻傻分不清楚,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辟谣的消息。

疫情这场人生大课,每个人都会学到不同的内容。做为一个教育者,我也有自己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其中,独立思考能力的缺失,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不足,以及公众理性表达的欠缺让我始终忧心忡忡。

在信息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如何**我们的孩子去辨别这些信息,**独立思考,无疑成了当务之急。面向未来的教育,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甄别、筛选、归纳和整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就成了未来公民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会遇见儿童哲学的必然原因。幸运地是,培养会思考的孩子也是我所在的燎原双语学校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

从去年九月开始,我校就逐步进行了儿童哲学的小范围试点,也制定了从2020年开始逐步全校推进并实施儿童哲学课的方案。然而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的步伐不得不慢下来。但是慢下来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我们利用疫情这段时间,已经完成了对儿童哲学课程P4C和中国国家课程、以及本校IB-PYP探究课程三者融合的顶层设计,且已经开发了基于5C核心素养模型的第三代儿童哲学课程模型,搭建了儿哲三级课程(学生课程,教师课程和家长课程)框架,在多年英法美儿童哲学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原创和独立开发,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小公民。

我们的家长和社会各界也一直对儿童哲学充满好奇,所以也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聊一聊儿童哲学,以及为什么说它是帮助我们培养会思考会表达的国际小公民的秘密武器。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

在多数人看来,哲学是“深奥”和“晦涩”的代名词。让儿童来学哲学,似乎是不可思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相信有心的父母和教育者一定会注意到,儿童尤其是幼儿特别爱提问,而且孩子所提的相当一部分问题往往是大人们回答不了的,比如“我出生前在哪里呢?”“多数人的决定总是公正的吗?”“为什么我会来到这个世界呢?”“为什么我应该听话?”“小孩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大人?”“人为什么要学习?”“人必须要有朋友吗?什么是朋友?”“人死后会变成什么?”等等,大人们不能回答的原因并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没有任何知识可以用作现成的答案。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真正的发现者。”

孩子们提出的这些“大问题”其实都是不折不扣的哲学问题。哲学起源于好奇和疑问,孩子心智的发育进入旺盛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和世界生产生疑惑,发出哲学性质的追问。

儿童常常在自己的心中不停地思索同一个问题,并寻求一切的可能线索来解答这一问题。此时他们的好奇心就变成了一种积极的理智力量,对小部分人而言,理智的好奇心永不枯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摧毁他们。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理智的好奇心非常脆弱,极易被摧毁,更需要加倍细心地呵护。培根曾说过“为了进入科学的王国,我们就必须变成小孩子。”这就提醒我们需要保持儿童的虚心和旺盛的好奇心。此外也警示我们好奇心很容易失去。古希腊先贤曾经说过,好奇心是所有科学之母。而懒惰的人却等待经验强加于他。正如健康充满活力的身体,总是渴望得到营养一样,好奇心强的人总是善于寻求探究思考的材料,有好奇心的地方就有获得新的丰富的体验的渴望,就有产生理智思考和生命生长的可能性。 [1]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的任务是就是防止神圣的好奇心之火熄灭,并努力使好奇心之火越烧越旺。教师面对的问题是怎样保护求知的精神,使其不应过度兴奋而衰退,不因循规蹈矩而变得僵硬,不因教条主义的讲述而变得僵化,不因应对琐碎之事的忧虑而消失殆尽。

总之,清新活泼的儿童好奇心与陌生新鲜的大千世界相遇,这是人类精神世界永恒的灿烂现象,且一不小心就稍纵即逝。儿童时期正是呵护孩子心中哲学幼苗和思考火花的比较好时机。

儿童哲学是什么?

儿童哲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经过五六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汇聚众多流派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时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马修·李普曼(Matthew Lipman 1923-2010)是儿童哲学的主要提出者和倡导者,他也被誉为“儿童哲学之父”。他认为,儿童哲学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哲学家,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思维。教育的每个过程都应该是由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情感经验而引发的自然反应的过程;儿童的社会性与集体兴趣将在儿童的思维形成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其所有能力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关键。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马修·李普曼特设了一门课程——儿童哲学(Philosophy for children,简称P4C)。

他认为哲学并不是只适合于少数的天才或哲学家学习,而是人人可以学习的,正如现在每个学校所教授的物理、化学课程一样,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哲学思考。马修·李普曼认为,儿童对于哲学的思考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了,并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他说:“儿童从非常小的年龄开始,就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所感兴趣的真理、善良、公平、美德、思想等问题感到困惑,并为之着迷。"

自马修·李普曼提出儿童哲学教育以后,儿童哲学在全世界60余个国家蓬勃发展,更在2013年于上海开办的中西交会教育项目上初次被引进上海。这门课程对很多中国父母和老师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是在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德国,儿童哲学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市的国际学校、优质民办学校也相继开始了儿童哲学课程的探索。

儿童哲学课常常以探究团体(Inquiry Community)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这个小组中,每一个个体都会感到被他人所重视,并能够安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历。哲学导师将引导孩子建立团体交流规则,通过探究谈话和讨论,让孩子自己发现所有生活现象背后的哲学概念的秘密。

所有的探究问题都将由儿童探究团体自由投票(如上图课堂中的小木棍就是孩子的投票工具)产生,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观点。在儿童哲学的课堂里,没有的对错,每个孩子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充分感受被尊重被理解的安全氛围。

例:如一年级的儿童哲学课堂里,在“人与他人”的社区(Community)单元,围绕《国王想要爱》这一思考刺激物,孩子们提出了如下问题,其中得票数最高的问题是“为什么国王觉得他是最厉害的人,总是想要命令别人?”,自我意识强烈的10后孩子就这样踏上了真正的自我反思之旅。

又如在语文儿童哲学课堂上,在学习完古文《公仪休拒鱼》后,在讨论礼物的珍贵性排序游戏中,不少小组都认为“父母全心全意地陪伴自己玩两天”要比“一辆名车”、“一张可以飞往全世界各地的机票”和“一本魔法秘籍”都要来得珍贵。这让在座的父母和孩子都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才是人生真正重要和珍贵的礼物。

在高年级的英语儿童哲学课堂中,孩子们投票数最高的问题是“容忍纵容会影响对方爱的给与和付出吗?”,甚至有孩子课堂上提出,如果只是一味地付出,给与孩子想要的一切,这真的是对孩子好吗?他们开始反思独立为什么对自己和父母都是重要的。孩子们对爱的类型,影响爱的因素,什么是真正的爱,独立和爱的关系等都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在导师的专业引导下,孩子们将**提问、思考、修正、补充,最终重新建构对某一概念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认知。在在共同建构对概念的理解时,儿童哲学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现在以及未来急需的四项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他们分别是Caring(关爱式思维)、Critical(批判性思维)、Collaborative(合作式思维)以及Creative(创造性思维)——这也是P4C里强调的4C。

儿童哲学课将让您的孩子收获什么?

1、大胆地发问

2、自由地表达

3、认真地倾

4、明智地选择

5、周全地考虑

6、深入地思考

7、批判地接受

附:

一位家长朋友曾经这样评价儿童哲学课堂,“为什么我们喜欢儿童哲学课堂,因为说白了,孩子生活的这个世界跟我们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真实的生活再也找不到统一答案和标准路径了,每个人都得自己寻找并建构自己的意义,自己思考的过程也是自己为自己人生赋予不可颠覆的意义的过程。当我们家长无法帮孩子规划路径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够找到路,认得路。而这唯一的办法就是靠思考能力。”

学生们对儿童哲学课堂的评价“我特别喜欢儿哲课的原因是,我永远不需要担心我会说错。因为都是大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连老师也没有。我们一起讨论,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结语

最后,我想引用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托马斯·杰克逊的一段话来作为结语。“对所有的成人来说,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儿童哲学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它能够让成人再次回忆长久以来被遗忘的那些童年大问题。通过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人和孩子可以建立起更深层次的相互理解以及价值上的互相尊重。在富有成效的对话中,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牢固,从而在生活无法避免的冒险和困难中获得支持和陪伴生命的原动力。

我们与儿童的这种相遇本质上也是哲学的,正如苏格拉底曾指出的那样‘哲学致力于一种反思的生活,人们并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视为理所当然,而是积极的参与到对自己生活的塑造和发展中。’生命是一份礼物和一个秘密,孩子们对生活有直观的洞察力,对我们成人来说,孩子的问题是一次让我们走入哲学空间的核心并提供捕捉可能答案的机会,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加入这场与孩子们一起的哲学冒险,不断反思生活的思想冒险!亲爱的大人们,你不必总知道一切,孩子总有出乎意料的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踏上这趟哲学的冒险之旅!”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培养完整意义上的人,点亮每一个孩子思考的火种,是儿童哲学课的目标。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孩子真正开始享受思考带来的乐趣,学习乃至整个世界都会开始变得不一样。培养一个会思考的孩子,让我们从儿童哲学的课堂开始,从点亮儿童的思考的火花开始。

从3月28日开始的家长**坊的其他主题即将陆续推出,待大家重回校园,我们诚邀各位家长来校参加儿童哲学家长**坊,和孩子们一起享受思考的乐趣,踏上哲学的冒险之旅!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