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 编辑:佚名
“适合的才是比较好的”,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是许多家长所关心的。作为两个男孩的母亲,Ophelia同为教育行业的亲历者,她眼中孩子的转变,值得一探。
弟弟Oscar,哥哥Johnny,两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先后转入了燎原双语学校,对于转学的决定Ophelia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反思过自己所认同的教育理念及参加过多家学校的宣讲会之后作下的决定。
“我特别认同的一个理念,小学阶段与知识的学习相比,更重要的是小朋友要喜欢学校,喜欢学习。这个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教学手段和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几年观察下来,燎原双语的IB-PYP课程设置做到了这一点的。”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
Ophelia陈莺
成长体系学术主任
北京大学,硕士,弟弟与哥哥先后就读上海市燎原双语学校
从学习心得到教育理念,Ophelia有着自己的理解。初中就读上海铁岭中学的重点班,高中考入控江中学,大学被保送北京大学。
硕士毕业后,先后在跨国企业从事HR**,拿到心理师认证后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中心任职,现为编程教育公司的成长体系学术主任,进入教育行业后她也对两个孩子的成长及教育愈发产生了兴趣。
“我调皮,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注重平等,给与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Ophelia想给两个孩子同等的关注及均衡的教育资源。弟弟Oscar性格活泼、哥哥Johnny喜欢主动思考,即便是孩子,但他们和成年人一样对家庭事务和自己的日常有着发言权。
例如日常中,Oscar不想吃青菜,他就可以不吃,而在此前的学校,可能就会要求一定要吃青菜。身为二孩的妈妈,弟弟的学前教育比哥哥更细致,加上哥哥学习时,他喜欢在旁边“围观”,这使得先前教学情况已经不能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 上课要坐好不动,教室比较拥挤,体育课也只能呆在某个角落,一天下来令孩子倍感煎熬。没多久,弟弟就不想去学校了。
“起初我们并不在意,但之后越来越频繁,引起了我们的重视,触发我思考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弟弟自我认知发生了负面的改变。“Ophelia解释到:“某次回家,弟弟说‘我就是个调皮的小孩,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为了重视两个孩子对等的教育环境,哥哥Johnny也随弟弟一同转入了燎原双语学校。相比弟弟,Johnny在Ophelia看来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虽然很有想法,但却因为“适应性”的性格羞于表达,即便是自己认为不对,也因为没有发言权而默默接受。 转学前,有一次哥哥质疑对Ophelia问到:“老师一直教我们要换位思考,但为什么老师不能换位我们思考呢?”,在与哥哥的沟通中,Ophelia发现有些情况下老师可能并未机会给到孩子解释,就匆匆下定论,而哥哥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却没有太多机会去表达。 受惠于传统教育,又从国际教育中汲取精粹的Ophelia希望能够帮助两个孩子得到最适合的发展途径,在燎原双语学校小学年级,Oscar和Johnny两个孩子的优势获得了倍增。
在蜕变中融合,见证他们的转变
当家庭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不同时,在拉锯战中最痛苦其实是孩子。
到燎原双语学校之后,她发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致的。他们就好像是如鱼得水,卸掉了以前的苦闷,回归本来活泼自信的样子。
初到学校,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他们看起来黑黑的很健康,这让Ophelia感到很不一般。“很多学校,可能为了安全考虑,不大让小朋友出去奔跑,下课也只能在教室门口活动。但是一年级小朋友,他就是想玩,精力需要散发掉。”Ophelia说。
尽情的奔跑、嬉戏,Ophelia看到的并非校园瞬间,其实她先后来过学校几次,而孩子们的这种常态,让她感到欣慰。自从弟弟Oscar、哥哥Johnny先后来到燎原双语学校后,Ophelia明显感到两个孩子的变化。
她说:“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Oscar经常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学去学校?在学校时,看到非常学院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去主动打招呼,非常亲密的感觉。Johnny在四年级之前,他的爸爸和亲戚都评价他沉稳内敛,有点偏内向,我们担心他不太愿意和别人沟通。但是在燎原,他开始主动跟人打招呼,还经常和我们分享学校的趣闻。”
除了个性上的转变,Ophelia也看到了两个孩子学习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在她看来,单纯靠记忆的知识积累固然重要,但思维习惯、对知识的渴求如果小时候没有建立起来,长大后就比较难补救回来。
“探究主题”、“思维导图”,这些都是在燎原双语学校IB PYP年级的孩子们常见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例如在“植物”主题的探究单元中,作业中会有“花苞、花蕊、花圃”等,Oscar就会提问什么是花苞?什么是花蕊?
从一个知识点到另外一个知识点,并自己去寻找答案,Ophelia感到这就是学校思维训练模式带来的结果。而Oscar在做思维导图时,她也笑称自己从不参与,完全放手让他去独立完成。
“在学校里,老师会带他们在学校完成一些真正的探究。有些学校会把小报布置到家里完成的,但在家其实是没有时间去做的,很多时候就是父母代替他们完成。其实传统学校也认同国际教育的理念,但却很难去还原整个过程,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教学要求。”Ophelia说。
通过在燎原双语学校两年多的学习,Ophelia还注意到弟弟Oscar在创意能力方面的转变。因为自身从事编程教育行业,她也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学习或参加国内外机器人编程赛事。
Oscar在创意编程主题方面优势明显。在既定主题下,用任何喜欢的形式去完成作品,设计游戏、画面,配音效等Oscar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他很清楚自己要如何去一步步开展。
“学校环境的变化对性格的影响,心理学上的理论变成现实”Ophelia说这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相比弟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的提升,哥哥Johnny的变化更多是自信了。
在一次期末典礼上,学校的老师鼓励同学们上台演出,尽管Johnny有认真准备,但他起初并不愿意去表演。因为在之前的学校,能够上台展出的孩子,水平一般都很高超,哪怕是小学生都可能展现出专业演员的水准,而那些才艺一般的孩子就不太愿意上台,也没有机会展现。
但在燎原双语学校,经过老师的不断鼓励和他自己的观察发现,其实积极展现自己的同学,也未必有高超的水平,但大家都很有勇气去表达自己。所以,在期末典礼中,他也上台展示了笛子演奏。
通过这件事,Johnny明白了不论水准如何,只要有勇气表现,一定会有超越自己的时候,而躲在台下是永远不会有进步的。对大多数孩子而言,勇于表达的习惯比表达水准更重要。
另一件事令Ophelia印象深刻的事是Johnny的学科作业。三个学生在学校外合作拍摄,剪辑后就上交给了老师。整个过程中,老师只是指导了一下,家长和老师并没有交过他们,但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了视频剪辑。
“长远来说,老师能教的东西始终是有限,人生的长跑里,最有用的不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而是在学校学到的学习的能力。我更看重的,是学校创造环境和机会,训练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单单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为了达成目标,而进行自学的能力,这更重要。”Ophelia说。
IB教育理念,让孩子的能力得以加乘
从性格转变到能力提升,除此之外燎原双语学校小学阶段对学生的评估方法也得到了Ophelia的认同。
在学校的期末评估报告中,学生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会被记录,评估的项目是多维度的。比如不止有学业最终成绩,还有学习进步速度、行为改进、品德养成等,都有着详尽的说明,真正做到了综合评估,而不只是以分数定成绩。
“这个也是我非常认同的评估方式,可以让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很重要的。达成目标的过程和目标的结果同样重要,同样会被老师关注到”Ophelia说。
以传统教育为基石,汲取IB教育的优势,在燎原双语融合班,两个孩子的优势得到了加乘。主动学习、社交沟通、团队协作等等,这些IB教育中所教授的能力,在Ophelia看来都是现实中马上都能用到的,这些能力伴随终身,通过不断训练而得以强化。
对底层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好奇心的保护,Ophelia两个孩子在燎原双语学校的转变,以及IB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在采访最后,从传统教育中走出的北大妈妈Ophelia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父母的心声“其实,家庭教育理念和学校教育理念一致,就是最合适的教育。”
上海燎原双语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