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常青藤学校 编辑:佚名
纸上得来终觉浅,上海常青藤学校一向重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注重通过科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了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生活、活学活用,常青藤经在课堂和课外穿插各种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热情之余,也赋予课本知识灵魂,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处处学有所用。
上海常青藤学校理化生课堂
下面,就一起来回顾一下上海常青藤学校学子的理化生课堂吧。
物理课堂
在常青藤的物理课堂上,学生们尽情发挥,创造自己专属的有趣实验。这一次,他们要利用热学知识,通过在气球中加入比热容较大的水,来给气球增加防火属性,以此制作一个防火球。这个脑洞大开的实验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关注和认可。
另一组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也不示弱,他们要创造"冰与火之歌”。
在干冰和沸水的"洗礼”之下,磁铁是否依然能保持磁性不变?温度究竟对磁铁的磁性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们决定在实验中一探究竟。
化学课堂
为了探究大自然艳丽的色彩,在化学课堂上,常青藤的学生们齐心设计了一个自制酸碱指示剂的实验,针对不同植物体内特有的色素(Pigment)做了深入研究。
实验选取了三种材料,分别是红玫瑰、紫甘蓝和苋菜。通过提取植物的花瓣或叶子中的色素,来制作不同颜色的酸碱指示剂(Indicator),它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Step 1
事先将10%稀盐酸和10%氢氧化钠溶液稀释好备用。
Step 2
将花瓣或叶片摘下,放在研钵中,加入少许水,捣烂,搅拌均匀。
Step 3
将捣烂后的混合物倒入过滤装置中,进行过滤,得到玫瑰花的浸出液备用
Step 4
分别向每种浸出液的3支试管中依次加入10%的盐酸,10%的氢氧化钠和蒸馏水,观察浸出液的颜色变化。
Step 5
自己动手,滴入酸、碱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颜色。
学生们反复的滴入试剂、仔细的做观察记录。当发现这些植物色素指示剂在遇到酸性和碱性溶液后,颜色产生了神奇变化,学生们就找到了PH试纸的反应原理。
当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就是在偶然间捕捉到了这种奇特的现象,今天常青藤学子们追随前人的脚步,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也许,今天的一课就能塑造出未来的化学家、发明家。
生物课堂
常青藤的生物课堂,也摒弃了传统授课的枯燥无味和昏昏欲睡,学生们穿上白大褂,亲自动手开始了自己的解剖课。从解剖皮肤组织开始,学生们细心操作、仔细观察。看似有些血腥,但是学生们科学严谨的态度和专业有序的操作,顿时让课堂显得活跃起来。
不仅仅有课堂的探索实践,课后学生们也整理归纳实验数据与心得,生成了详细的实验报告。怀着这样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学生们怎能不在常青藤收获满满、学有所成呢?
上海常青藤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