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雅恩语言康复中心的小编来给家长们讲讲影响宝宝说话的原因,快来看看吧!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
如果孩子出现了语言发育迟缓,除了带孩子尽快就医治疗,还需要警惕,日常养育环境中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01
电子产品的陪伴够了么?
早期的语言环境对孩子最终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互动交流的情景和大量的语言输入。而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孩子在观看和玩耍时都无法与其产生互动交流,这不利于亲子关系和沟通的建立。并且孩子只是从中获取到了视觉刺激的愉悦感,他的理解能力还尚不能匹配节目所表达的内容。
02
软烂的食物真的适合孩子么?
很多宝妈都会担心孩子嚼不烂、不好消化,而让孩子总吃过于软烂的食物。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影响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
发音过程需要整个口腔肌肉的协调和分离活动,孩子在进食的过程中,舌头、嘴唇、下颌和软腭等相关肌肉是能不断得到锻炼和加强的,如果吃的食物过于精细,肌肉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锻炼,进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孩子的发音。
03
和孩子“心有灵犀”真的好么?
孩子指着桌子一“嗯”,妈妈马上就知道他要喝水;孩子指着冰箱一“啊”,家长就知道他要吃苹果,像这样的场景想必并不少见。孩子一句“嗯啊”家长就能立刻理解并满足孩子的需求,会让他觉得沟通根本就不需要说话,这种“心有灵犀”其实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
当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家长其实需要适当的等待,在等待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主动表达,可以使用口语、身体或手势语表达,这样孩子从中得到了满足感,慢慢地会更有表达的欲望。
04
大人说话这么复杂,孩子能跟得上么?
大人在沟通表达时一般会运用到各种复杂的句型,句子表达也很长,有时候语速又很快,孩子的理解能力有时候是很难做到“听到→理解→回答”,这样宝宝接收到的有效信息就有限,如果想模仿也很难。
0到6岁期间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除了改进养育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家长还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学习语言的动机和增加练习的机会呢?
01
创造沟通交流环境
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创设沟通交流的氛围,利用任何可能的机会和他进行互动交流,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安排儿童在比较自然的环境中,使用已学得的语句。与儿童谈此时此地的事情,问儿童有意义的问题,使儿童较能意会而维系沟通行为,并容许有停顿时间,让儿童有模糊或思索的机会。
02
随时注意儿童,获得儿童的注意及动机
常与儿童保持眼神接触,并注意其开始沟通的表现。例如可将物品置于儿童不可及之处,指导儿童表达需求,当儿童出现口语或非口语的沟通行为时,立即予以回应,同时可问简单问题,例如问:“你是不是要拿苹果?”或给予说明,例如说:“明明拿到苹果了!”自然地给予儿童说明、描述,并常以不同的方式示范不同的语汇或词句,并鼓励其模仿。
03
利用游戏、绘本和等增强孩子的兴趣
家长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孩子通常是被动地接受指令任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配合孩子,用符合孩子能力及兴趣的方式,和孩子进行轮流地游戏,并进行适当地等待,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提供学习计划。多利用绘本、等进行看图说话、复述故事,开展故事接龙、角色扮演等活动,练习眼神接触、轮流发言、回答、说明、维持话题等沟通技巧。
04
积极地回应儿童
当儿童以非口语行为沟通时,也要立即给予反应,并用词句来说明解释之,使其了解语言沟通并乐于沟通。儿童使用新的语汇或词句时,应予以鼓励赞许,并可适当地扩展,使其能进步到较高的语言阶段。儿童语言出现错误时,以鼓励代替矫正,可以使孩子有时间自己进行修正,同时会增强孩子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对说话更加有兴趣。
04
好玩有趣的原则
每个人都喜欢愉快的体验,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互动是愉快又有趣的,孩子就会更愿意沟通玩耍。家长扮演的应该是好玩有趣的伙伴,而不应该是任务导向的教学气氛。
家长如果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疑问,应尽快家向医生和专业的言语治疗师咨询就诊,如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便应该根据专业人士建议进行早期干预,这样才可大大减少延诊的机会。越早得到合适的语言治疗,对儿童日后的语言发展帮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