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预示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均试图抢占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先机,青少年编程教育更是寄托着国家未来的希望。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及地区,均已将编程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国家政策,根据青少年不同学习阶段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并将编程教育充分融入到校内课程。相较而言,我国青少年编程教育的起步稍晚,国内青少年编程教育以行业为主导,校内编程教育尚未成体系。
2012年,日本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科目。
2014年,英国教育大纲规定计算机编程是5-16岁儿童必修课程。
2015年,美国投资40亿美元开展青少年编程教育,呼吁全国青少儿学习编程。
2016年,美国国情咨文推行计算机科学教育,强制要求高中毕业必修计算机编程学分。
2017年,新加坡全面推动青少年编程教育,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考试科目。
作为互联网大国,我国在少儿编程教育上也开始了普及的步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近年来教育部在编程方向上发布的相关政策: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编程教育学软件及游戏的开发和推广。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
近年来浙江、北京、江苏、重庆、等省市,也纷纷将编程加入中小学课程。
其中,浙江省已经把编程纳入高考。浙江省已经将信息技术(包含编程)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中的一门;
山东省将编程内容加入小学六年级教材;
江苏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
西安市规定,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联赛中获奖可享受中考加分政策;
天津市将编程纳入中考特招范围;
重庆市将编程教育列入中小学必学科目……
相比国内,国外的少儿编程市场领先很多。国外对编程学习的支持力度巨大,例如美国投资40亿美国推广编程教育,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任期间发起“编程1小时”教育项目,号召全民学编程......
编程语言是世界计算机界的通用语言,与英语不同,编程语言没有国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机科学知识即将成为未来所有人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