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是保研的“早期战场”,一般在每年5-7月举办,相当于提前给优秀学生发“意向卡”。比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夏令营、复旦大学的文科夏令营,都是在暑假前就热热闹闹开营了。这时候大三学生刚结束期末考试,就得带着成绩单、推荐信去报名,通过考核的学生能拿到“优秀营员”称号——这可不是荣誉证书,而是相当于“预录取”的门票,只要后续能拿到本校推免资格,就能直接被录取。
学校推免则是“正式流程”,时间在9-10月,是教育部规定的统一保研阶段。这时候各高校会公布推免名额,学生先在本校申请推免资格(比如成绩排名前10%),拿到资格后再去报考目标院校,参加复试。如果之前没参加夏令营,这就是最后的机会;如果参加过夏令营并拿到优秀营员,这一步就像“走流程”,基本不会出岔子。
夏令营可以提前拿到接收学校的预录取通知,相当于提前锁定一个推免名额,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减轻后续的压力。而且,能较早地了解目标院校的学术氛围、导师情况等,方便学生做出选择。
预推免对于在夏令营中没有获得理想结果或者没有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来说,是又一次争取推免资格的机会。而且,预推免阶段学生可以根据夏令营的经验,更好地准备材料和面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夏令营招生规模较大,优秀营员在获得本校推免资格后,被接收学校录取的概率较高。
预推免因已到推免尾声招生规模通常比夏令营大一些,不过由于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材料准备并且有了一定的面试经验,竞争也比较激烈,录取概率会因学校、专业和申请人数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夏令营和预推免有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5-09-08 10:58:18 已帮助:人 来源:成都保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