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源于不断学习 | 成都七中国际部老师参加成都七中第41届教育研讨会

来源:成都七中国际部 时间:05-02

教育在改变。学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名校对优秀学生的定义发生的变化,作为老师也需要学会转换身份,以“学生”的态度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教师角色等方面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素养,培养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此应对未来世界不断涌现的各种挑战,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学生。

2019年12月6日,成都七中 第41届教育研讨会在成都七中(林荫校区)音乐厅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理念变革,模式再造,体系重塑——教育信息化2.0的七中行动”。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教育专家、校长及教师代表近2000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作为成都七中教育国际化的窗口,成都七中国际部是成都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国际部的全体教师积极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提出“教育信息化2.0”,这是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教育系统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变革,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在此背景下,成都七中开展了一系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以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理念变革、模式再造、体系重塑,推进成都七中教育教学品质的全面升级,为中国乃至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七中智慧和七中方案。

研讨会由成都七中党委副书记、高新校区执行校长史玉川老师主持。在主持人与智能机器人“小七”的互动下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成都七中国际部

 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周雪峰先生开幕式致辞

周雪峰先生代表四川省教育学会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教育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对本次会议的重要背景和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解读,对成都七中勇担教育使命、锐意改革创新的教育教学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祝愿本届教育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莅临本次大会的专家及来宾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代蕊华主任称赞:“成都七中以一所学校的身份,主办了一场全国的学术盛会,主题与时俱进,研究之深,影响之广,历时之久,全国罕见”,并对成都七中近两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教职工的精神面貌及学术研究点赞。

优秀源于不断学习,只有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再在自身基础上加以实践运用,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成都七中之所以有今天的影响力,除了七中人的自身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这些都对国际部的发展有着宝贵的借鉴意义。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老师们都表示收获匪浅,并且会将所学所感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当中。

王捷

成都七中国际部历史教师、文综组备课组组长、成都七中派驻老师

成都七中一直坚持团体仗,全校师生群策群力,在各部门全体教职工辛勤付出下成功组织了此次教育研讨会。成都七中教育研讨会始于1978年,是我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它凝聚了学校上一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教育教学工作发展的展望和规划,还是与全国全省同行的一次重要的教学探讨活动。成都七中作为省内乃至国内知名中学,其坚实的教育教学基础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一直引领着国内基础教育不断前进。学术七中的建设是卓越高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手共进,相信七中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吴玉连

成都七中国际部生涯规划中心教师

上周五我有幸到七中林荫校区参加了第41届教育研讨会,教育大咖们对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剖析和具有前瞻性的专题报告启人深思,让人不禁去思考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情怀。

抱着崇拜与学习的态度,下午我选择了心理学的两节献课,这两节优秀的课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节是林荫校区心理组梁老师的课堂《慢思考——关键时刻的理性决策》。他循循善诱,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使用生涯平衡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并从中思考理性决策的最优方案是否符合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以及自己最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第二节课是来自上海建平中学刘老师带来的《我的独立之旅》,刘老师高屋建瓴,用简单却不简约的一堂课非常自然地让学生们主动去认识家庭,从成长的视角下去探索“家庭”的意义,也探索什么是“独立”,思考“独立”与“依赖”之间的关系。

这两堂优质的课,以及评课老师提出的“生涯规划课程与德育课程的区别”、“生涯规划中的工具迁移、创造”、“学生普遍学情对生涯规划老师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涯规划的作用”等理念引发了我对现目前国际部开展的生涯规划项目与课程的反思。感谢这次教育研讨会,也感谢为了研讨会在背后辛苦付出的老师们,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收获这么多优质的课程,也感谢国际部一直以来提供的学习机会与平台。

杨东

成都七中国际部数学、SAT数学、AP统计学老师

在本次教育研讨会中,我们对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如果驱动教学,学校借助信息进行的系列变革做了梳理和探究。在课堂展示中,一系列的公开课也从技术使用、信息获取方面阐释了一个智能时代驱动学习的准则:“从用经验说话”到“用数据说话”。我们往往是通过经验来思考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跳出经验的掣肘,而通过更加科学的数据模型来解决策略的制定问题。这一点上,正是将信息用于教育应用的重大突破。在下午的课程展示中,15个展示课教室展示的课堂深切地展示了各个学校在信息技术下的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完成深度学习。教学研究的意义就是促进大家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我们更能够产生共同的思想和方法。

  •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