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部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教育创新实践“十大热词”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 时间:05-04

热词之一:遨游项目班

【实践背景】

为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资源选择,给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一定比例的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国际课程教育,学校开设遨游项目班并采取小班化教学,落实国家课程保证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增设特色课程提高综合能力、拓宽国际视野。一个班通常只有15至25名学生,老师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教学计划。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游学项目,带领学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相关班级学生独具特色,更加独立、更加自信、更加宽容、更加优秀。

【科研部评论】

学校借助北京市课程自主创新遨游计划项目校的优势,通过开设国际课程选修,并于2017年正式命名为遨游项目班,这种课程组织方式无疑是关注社会家长自主选择和需求,推动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项创举,当前学校遨游项目班正良性运行,已形成体系和规模,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和关注。

热词之二:双轨制高中

【实践背景】

从2017年起,学校恢复高中招生,分为国际班和普通班两种类型,国际班面向全国招生,普通班面向全市招生,高中隶属北师大二附中办学集团管理指导。2017年9月,我校新高一年级班级正式开学,实行导师制和走班制,给有外语特殊需求的学生配备外教授课。2017年12月,我校邀请九、十年级的学生家长们走进高中课堂,观摩了普通班的物理课、语文课和中加班的生物课、EPA课,真实地去感受孩子们在亚太高中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当前学校高中学生精神面貌良好,教师工作热情高涨,整体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

【科研部评论】

2017年学校恢复高中招生,采用“国内国际双轨并行培养、语数外三科确保、其余学科根据高考科目规定自愿选修、个性化指导”的培养方式,立足基础、拓展、应用三个维度的培养,走精品特色之路,标志着学校正式成为具有九年一贯制的十五年一体化学校,而且首创中加合作办学,其意义及影响重大而深远。

热词之三:绿色校园、建筑学堂

【实践背景】

结合我校建筑科技课程的开发,为庆祝学校六一儿童节,今年的六一活动以“绿色校园、童心筑梦”为主题,开展了建筑科技实践活动。活动分为四个步骤,学生首先完成作品设计;接着是作品制作,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要用到热熔胶枪、3D彩绘笔、电钻、钳子等工具。在孩子们的精心构思下,一座座充满想象的建筑诞生了:神奇的太阳能采光体育馆、智能游泳馆、开放式教学楼等。之后,孩子们的作品送交评委评审,最后,由专家对孩子们的整体创作情况进行点评。全体学生们认真而开心的度过了这个属于他们难忘的节日。

【科研部评论】

本次活动与以前活动明显不同,它考验儿童对数学的认识,还需要运用建筑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亲身体验了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融合,从创意到分工,从采买到协作,凭着对学校的熟悉与热爱,对科学的幻想与运用而建造,之所以叫童心筑梦,是我们对未来期盼的表现。孩子们不光筑起了学校建筑模型,也筑起了自己的梦想和蓝图。

热词之四:整本书阅读

【实践背景】

2017年6月14日,我校在学校明德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了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会议期间,初中语文组组长赵岚岚老师以《阅读经典,收获成长》为题,汇报了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收获。梁艳老师、韩燕燕老师、杜赟老师分别展示了《朝花夕拾》读前指导课、《海底两万里》阅读过程引导课和、《西游记》阅读成果汇报课。吴欣歆教授结合三节课例做了“学校阅读与语文素养的提升”的报告。会后受访学生们反映,他们除了掌握了诸多阅读方法外,最重要的是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阅读经典名著。

【科研部评论】

教学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持续精彩。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会根据课标使用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阅读教学活动,自选的课外文章书籍如单篇阅读、如群文阅读,如整本书阅读等。整本书阅读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整本书阅读既是系统阅读也是深度阅读,因而备受我校语文教学重视,形成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的特色。

热词之五:根植中国、融合国际

【实践背景】

2017年6月16日学校召开“根植中国、融合国际”中西方文化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融合现场会,活动包括专题交流、说课展示、专题研究课、专家点评和英语戏剧表演,为英语学科的深远发展和意义发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契机和开拓性的贡献。2017年12月14日学校再次召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专题研讨会进一步开展实践探索。黄燕萍老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专题交流,美籍教师Tim与中方教师孙文龙执教的专题研究课《梅兰竹菊》,陈国群老师执教的阅读研究课《Scary Hair》,中华传统文化剧目表演《丝绸之路》,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精彩丰富的展示和交流活动。

【科研部评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学校英语课程建设,国际化办学如何定位和落实是基础教育很多学校所困惑的问题。我校把“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作为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基因元素是对此的回应,学校英语课程和国际部以“根植中国、融合国际、生命浸润、绽放未来”作为英语课程目标并进行实践探索,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学习英语,用英语讲述中国的文化和故事,体现了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准确阐释和对学校育人目标的有效落实。

热词之六:全衔接教育 贯通培养

【实践背景】

2017年6月14日我校召开了“九年一贯衔接教育暨数学衔接课程建设”研讨会,就如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来整体设计数学课程体系形成特色,尤其是数学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初高衔接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操作等重要问题开展交流研讨。2017年12月13日,学校召开“学校一体化课程建设和学生贯通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西城区教育科研月现场会重点展示学生贯通培养一体化的小初衔接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学以及七年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学法指导等特色实践研究成果。两场活动都取得圆满成功。

【科研部评论】

贯通培养是以全人发展为导向,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构建学段间双向衔接、环环相扣,学科间横向贯通、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我校是北京市和北师大“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与中小衔接策略实验”项目校,贯通培养是我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学校在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推行全衔接教育、加强学生贯通培养,提升育人质量和品质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热词之七:分层分类教学

【实践背景】

2017年9月12日下午,全体教师齐聚学校的报告厅,共同参加由赵斌鹏、赵红玲、宋冬丽、张珍、章甜甜和贾文丛七位学科老师围绕“分层分类教学”的主题说课活动; 2017年11-12月期间我校开展对1-10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分层分类思想落实情况专项视导活动。本次视导共有来自北师大、北京教科院、人教育社、北师大出版社及东城区教研室的29位专家到校进行了听课、评课活动。107名学科教师接受了专家的视导,并面对面倾听了专家的改进建议与指导,注重分层分类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践行的重要实践原则。

【科研部评论】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精神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差异、实现因材施教,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学习,提倡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优势,追求学生个体发展化,真正做到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得到稳步的提高。教育实践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和教育创新的有效结合,亚太学校的教师们正在为实现这样的课堂而努力。

热词之八:砥砺奋进 唱响金帆

【实践背景】

2017年3月20日,我校迎来南苏丹60余位中小学校长前来学习交流教育经验,我校金帆合唱团为南苏丹校长们演出:英文歌曲《The tiger》、古诗词合唱改编曲《渔歌子》、现代童声合唱曲《绽放》三首作品曲毕,掌声响彻全场。2017年6月8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以“民族情·爱家国”为主题的亚太实验学校金帆合唱团专场演出。本次演出共计50分钟左右,突出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主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2017年10月我校金帆合唱团迎来第二次金帆复审工作,无论从档案整理,到合唱团常规训练以及全校的艺术教育审查对我校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学校精细筹备工作和共同努力下,终于通过复审验收,获得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科研部评论】

学校金帆合唱团始于2012年顺利通过北京市招标考核,获得北京市金帆合唱团的称号一直保持至今。亚太金帆合唱团在最近几年快速的成长得益于艺术教育和美育教育理念切实地落实在课堂中和学生的生活中,得益于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把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美育全过程。

亚太金帆合唱团是我校一面响当当的教育招牌,成为学校培育学生艺术涵美素养的重要基地和摇篮。

热词之九:英语戏剧,丝路永恒

【实践背景】

该剧由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共同打造,将作为北师大第四届儿童国际戏剧节的代表作品,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萌芽下,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多元思想通过音乐剧的形式传递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历时四个月的辛苦付出排练,2017年11月1-3日,学校大型原创英文音乐剧《丝路永恒Silk, the Eternal Road》在世纪剧院连续三场上演,为观众呈现一场场视觉盛宴。该剧是中西文化及思想碰撞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的融合,是一次以戏剧带动教学的成功教学范本。之后该剧片段剧经历多次演出,2017年12月7日,学校《丝路永恒》国内巡演首站---天津一带一路国际港口城市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科研部评论】

以戏剧表演的方式促进学生多学科知识学习和综合素养提升,在国外已经有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校借助平台合作,高起点高品质的推出大型原创英文音乐剧《丝路永恒》,它将历史与时代、语言和文化、音乐和表演等领域知识技能进行整合和创新,使学生获得了多种专项和综合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扎实的综合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同时,自信的走上舞台,走向世界和走向未来。宏大的戏剧主题将成为我校课程创新、多学科融合实践综合育人的典范。

热词之十:廿五周年校庆

【实践背景】

2017年是学校建校廿五周年,学校开展多项和系列校庆活动。4月15日,学校召开了廿五周年校庆校友联谊会;4月30日,学校召开第廿五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春季趣味运动会;6月1日,学校结合学校建筑科技课程,开展以“春花秋实二十五,童心筑梦绘蓝图”为内涵六一主题教育活动;6月14-16日,学校建校25周年教学成果汇报研讨会在学校明德文化交流中心举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基于核心素养的九年一贯衔接教育暨数学衔接课程建设、“根植中国、融合国际”中西方文化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三场教学研讨会先后召开;2017年11月1-3日,学校廿五周年校庆展演活动在世纪剧院正式拉开帷幕,大型原创英文音乐剧《丝路永恒》为观众呈现一场视觉盛宴;11月19日学校开展廿五周年校庆之校友返校接待活动。

【科研部评论】

二十五载书香翰墨,二十五载春华秋实,二十五载风雨兼程,二十五载励精图治。从1992年至今,历经多少人的艰苦奋斗、拼搏奉献,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自主、实验、创新、坚持,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建设取得卓越成效,正大踏步迈向一个全新发展的新时代。为此科研部还特推出学校庆祝建校廿五周年教育科研成就展、宣传画册和教育科研成果出版活动。庆祝建校廿五周年千言万语汇集成一首原创古体诗“阳城东里温榆南,亚太建校廿五年,金声木铎桃李溪,春色满学花满园”。